精选句子,经典说说就在传媒心情网

诸葛亮最大的缺点-推荐47句

目录: 说说大全 2023-05-16 09:41 网络整理

诸葛亮最大的缺点

1、诸葛亮贪荆州说明他战略思维能力其实一般,作为蜀国战略的主要制订者的诸葛亮的确错了,应负全责。不还荆州是两个敌人;放弃荆州是一个强大同盟和一个敌人,而且关羽20万荆军回归西川从纯军事角度说也将蜀国的军力提升一倍。

2、司马懿说出诸葛亮的弱点为:“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觉,好兵而无权。”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诸葛亮虽然足智多谋,但是不懂得变通。司马懿认为正是诸葛亮不懂得变通,才导致蜀汉北伐的失败。

3、一、谨慎过头。

4、然而可悲的是他不是一个会抓工作重点的领导,事必躬亲犯了大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诸葛亮不是神,即使他再有能力,将所有的事都自己包揽也会透支光他的精力和体力,事实上他也是这样活活的累死的,才五十四岁,并不算大。

5、三、用人不善。

6、在诸葛亮的一生当中错过了这样的三个大将,没有将他们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让蜀国走向灭亡,

7、三,用人上在知人之明上还有差距,至少这点不如刘备

8、诸葛亮错在隆中对有战略设计,却没有抓住实现这战略的关键环节:归还荆州,吴蜀结盟。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想法真实、真切,他也明知单靠经营蜀汉积聚力量,然后策动军事攻伐无法达成这目的。

9、这个帐以诸葛亮的智慧没有计算清楚不能免责,他若算清楚了,以他对刘备的影响力和刘备为人一定会采纳,从接近正史的《三国演义》看刘备有归还荆州之意。

10、不会放权,不仅仅是自己累吐了血,另外一个重要的负面影响就是压制了属下的积极性,反正你都大小权力一把抓,部下只好乐的轻松,客观上也影响了人才成长。蜀汉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不能不说也有这些方面的因素,人才锻炼的不够。

11、看起来诸葛亮的谨慎至甚是事实,这从他与司马懿的几次交锋来看,诸葛亮用兵的原则就是谨慎当先,他摆空城计一事在历史上肯定是没有的,可想而知谨慎的诸葛亮不会这样“玩火”。

12、李严长期镇守白帝城,负责东方防务,本是个有用之才。只因一次运粮不及时,又文过饰非,就被孔明一棒子打倒,再不录用,直到最后大哭病死。

13、二、事必躬亲。

14、《晋书》中记载有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亮虑多决少”,《三国演义》九十五回说“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出关下寨,请先锋张郃至帐下曰:‘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15、但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对于这位大将则是没有发现他的才华,而是处处提防他,甚至将军权都交给魏延的死对头,以这种方式来气他,实在是让人们无法理解,魏延的离世也是让人们惋惜,认为此人的存在定会为蜀国的发展带来贡献。

16、谨慎倒没什么错。我倒认为是:事必躬亲,不肯放权。最后这把他累死了,所以我说这是致命的缺点!

17、魏延是率自己的私人武装(部曲)加入刘备集团的,英勇善战,立有战功,很得刘备信任。在刘备自称汉中王后,选他为汉中太守,“一军尽惊”,汉中太守当时大概是除留守荆州的关羽外,最重要的驻守一方的大员了。

18、诸葛亮一共发动了五次北伐,这五次北伐可以说全部是失败的。虽然诸葛亮是一个旷世奇才,但是诸葛亮依然存在弱点。司马懿找到了这个弱点,才能够将诸葛亮挡在曹魏的大门外。不过曹魏与蜀汉实力也相差很多。

19、刘备在宴会上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以为说的很好。

20、二,军事上过于强调稳扎稳打,缺乏必要的冒险精神

21、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于将略。

22、谨慎在为人处世方面可能还能有其积极的意义,但行军打仗却未必管用,以少胜多的战例往往都是指挥员敢于冒一定风险取得胜利。

23、用兵打仗时谨慎固然能减少损失,但过度谨慎常常会贻误战机,考虑太多就会踯躅不前。古今中外都能找到这样的例子,总而言之诸葛亮算不上一个军事家。

24、识人用人上有问题:识,用马谡,魏延最能说明此问题。

25、诸葛亮这位三国智慧第一的千古名相却的确没有掂量出荆州的份量和最佳利用,拒还荆州,逼友为敌,最终断送了原本可以成就的战略意图。荆州战略权重极大,对于蜀汉是或加或减都加乘一倍的份量。

26、扩展资料:

27、诸葛亮的忠诚令人敬佩,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和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什么事情都担心别人没有自己尽心尽力,所以他事必躬亲,一竿子插到底,军中凡二十军棍以上的惩罚皆亲自决定,他晚年身体已经不太好,所以当他的老对手司马懿听说他吃的很少后,意味深长地说:

28、一、事必躬亲的领导风格,影响了下级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29、现如今的人们认为诸葛亮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可否认,诸葛亮的智谋绝非一般人可比的,只可惜在北伐的过程中,诸葛亮过于谨慎,这也是北伐失败的一个原因。总的来说,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在《三国志》作者陈省的眼中,诸葛亮的评价与司马懿基本相似。

30、联吴伐魏是唯一可取的战略路线,诸葛亮也始终主张加强吴蜀联盟,但却没有认识到实现巩固的吴蜀联盟的关键环节是处理好荆州。

诸葛亮最大的缺点

31、诸葛亮的优点:睿智,勤奋,忠诚,敢于冒险,知识渊博。

32、吴国无荆州便与蜀国结怨为敌,以荆州换取与吴国巩固的政治军事联盟,灭魏复汉的前景则一片光明,得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33、刘备因关羽失败而责备刘封,这是正常的。而诸葛亮认为他刚猛,不易控制,就劝刘备借口杀了他,这就太过分了。

34、不过冷静下来讲,哪个人都有弱点,哪个军事家也都有弱点,说他的弱点不等于否定其成就。而且个人认为,很多时候优点和弱点往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什这么说,比如一个人聪明机灵是优点,过头了就成了不老实不靠谱是缺点;一个人老实厚道是优点,过头了就会成为窝囊无能是缺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诸葛亮用兵谨慎,稳扎稳打是优点,但是有时也过于谨慎,从不弄险,是否也有点过了呢?比如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是也可以好好讨论一下吗?

35、食少事烦,岂能久乎!

36、马谡本是个颇有见地的参谋型人才,但在实战上显然还缺乏经验。而孔明却偏偏一下子就把他放到一个独当一面的关键场合上去与优势魏军作战,一旦失败,就死心眼的非要杀了不可。

37、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评价诸葛亮:

38、缺点:事无巨细都要过问,最后早逝(累死)!

39、关羽攻打襄樊时,令刘封、孟达发兵相助,刘封和孟达以山区郡县刚刚归附,不能随意行动使它不稳定为借口推辞,不接受关羽的命令。在关羽因东吴偷袭失败后,孟达降魏。魏国派夏侯尚、徐晃攻击刘封。孟达劝刘封投降,刘封不听。申耽也投降魏国。刘封打败了,逃归成都。

40、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论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诸葛亮用兵方面并没有演义里面说的那么神。

41、刘封是刘备的养子,有武艺,力气过人,累立战功。曾率军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在刘备占领汉中后,率军沿汉江而下,占领陕西东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些地区。和孟达、申耽等驻守在西城、上庸、房陵一带(现陕西西康、湖北房县、竹山一带)。

42、果然没有多久,星落秋风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

43、后曾为诸葛亮北伐先锋,曾大破郭淮(应是诸葛亮北伐中最重要的胜利)。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曾提出过子午谷偷袭长安的计策,是蜀汉这边不可多得的智勇双全的悍将。

44、这个评价,大意是说诸葛亮治国治军能力不错,但是军事上特别是战略战术上短板还是很明显的。这个评价,历来争议很大,甚至许多诸葛亮的铁粉感到陈寿故意贬低了诸葛亮的能力。其实本人也是诸葛亮的拥趸,当初最先看到这个评价也感觉陈寿说的不对,抛开三国演义不讲,即使是在当时,老对手司马懿对诸葛亮评价也是天下奇才,后来在唐宋等时期,都是入武庙十哲的,那时候还没有三国演义啊。

45、诸葛亮除了性格上有缺陷,战略上的也有致命错误。

46、《三国志》中对诸葛亮事无巨细必亲自过问大加赞赏,认为这是他鞠躬尽瘁的真实写照。诚然诸葛亮是很有职业道德的,一篇《出师表》就可以看出他对蜀的忠心耿耿。

47、诸葛亮用人公正性上没有问题,这点在他处罚的好多人都心悦诚服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但是他用人格局不及刘备。一方面就是前面讲的他不大敢放权,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尽心。第二个在知人知明上有缺憾。比较现成的例子就是马谡和魏延。对马谡他信任有嘉,全然不顾刘备临终前对他的告诫(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和马谡毫无实践经验的短板,派他去守街亭,导致街亭大败,北伐失败。他自己也后悔不已。而对魏延,虽然不像演义中那么猜忌,但是显然信任程度不及刘备,刘备当初破格提拔魏延守汉中,已经是方面军大将,可是后来北伐只能受丞相节制,许多想法不能实施,作为一个有想法的将军,肯定是不爽的,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魏延的悲剧,而魏延之死,无疑削弱了蜀汉。

【诸葛亮最大的缺点-推荐47句】相关推荐

形容人生中最大的收获_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

收获写句子二种意思_当你和最要好的朋友在一起

努力后的收获句子_成功最终属于耐心等待得人。

努力一定有收获的短句_朋友是人生路上最美丽的

游承德避暑山庄的感受_正月天气最冷的时候开始

描写避暑山庄的优美句子_避暑山庄景色的句子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25287号-4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