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句子,经典说说就在传媒心情网

优选有关兼爱墨子上的名言【70句】

目录: 说说大全 2023-06-04 22:27 网络整理

有关兼爱墨子上的名言

1、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兼相爱: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的爱所有的人。交相利: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争夺斗争。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祸害皆起于人们之间“交相别”,即亲疏远近,彼此利益之别。因此,要除去天下之大害,就必须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2、墨子的爱人若爱其身的前一句是:若使天下兼相爱。出自《墨子·兼爱》。

3、这篇文章可分为三段。

4、墨子主张兼爱;用途是行世,方法人道合一;理念是以人为本(墨子讲“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夫是夫,妻是妻”皆平等);作用是平等博爱。

5、白话译文:

6、孔子代表的儒家中心观念是“仁爱”,墨子代表的是墨家中心观念是“兼爱”。表面上看都是讲“爱”讲“奉献精神”,但其精髓是有所区别的:

7、原文: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8、兼爱(上)

9、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上》。利人:对别人有利。乎:语助词,表示停顿。这两句大意是: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做下去,不利于别人的事就停止不做。这两句不仅语言平易浅近,而且所说的道理也很朴实。如果人们行事时都能作到~,那会避免多少争端,消除多少麻烦!可供论述建设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时引用。

10、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墨子·非儒下》。这两句大意是:官吏放弃管理就会发生动乱,农事抓得不紧,误了农时就会带来贫穷。这两句用于论述吏治和农事对国家治乱有重要影响,强调要搞好吏治,抓紧农事。

11、言不信者,行不果。口言之,身必行之。甘井近竭,招木近伐。《墨子·亲士》竭:尽,完。招木:乔木,高大的树木。这两句大意是:甘甜的井水易于枯竭,高大的树木易被砍伐。井水甜则喝水的人多,自然容易枯竭;高大的树木用处多,自然很快地招来斧斤。露头的椽子先烂,这是常见的现象。墨子由此提倡中庸思想,认为“太盛难守”,使人们甘居中游,不敢冒尖,这种传统思想在今天是不足取的。

12、与儒家格言逻辑不同,墨家兼爱是一个很系统的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理论。墨家把其中正向的关系分成了三个方面,爱,利,施。而儒家直接把爱定义为施,所以儒家施不过来,爱不过来…………墨家认为,爱一个人就是要对他有利,但不一定要施予,而对一个人施予不见得对这个人有利。这其中的关系很复杂,但爱的核心是对这个人有利。所以才有了那句“兼相爱,交相利”。

13、孔丘八的“仁”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是上级对下级的一种施舍。这种仁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而是一种不平等的赦免。墨子的兼爱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博爱”的意思。其境界不是孔丘八的“仁“所能比的。

14、仁者是说就像父母、祖辈呵护孩子一样呵护之,以满足人、事的期望;義者是说像兄弟一样,公平公正、同心协力,以成梦想。

15、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战国·墨子《墨子·大取》。这两句大意是在好处中要取大的,在害处中要取小的。在生活中会遇到好处,也会遇到坏处。对好处,无疑应择其大者而取之,以获取最佳利益;对坏处,能避免则避免,不能避免则择其小者而取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是普通的道理,多用于生活中对利害的选择。

16、墨子说:“现在有一处失火,一个人端来水,要浇灭它;一个人举着火,要使它烧得更大。都还没有产生后果,您更赞同二人中的哪一个呢?”巫马子说:“我赞同那个端水者的意愿,而否定那个举火人的意愿。”

17、儒家以仁为体,以礼为用;墨家以義为体以格物为用(墨子反讽儒家“述而不作”,而以作为用的主要是公输家与墨家,但墨家更重科学,因此借大学中“格物”代之,民科!与诸位同学共习之)。

18、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19、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孔子曰: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可见圣人对于发表言论非常重视。不管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事最怕望文生义,凭空武断。根本不去了解就依照表面意思去下结论,虽然会有一大批同样只会跟风不会思考的人点赞簇拥,但只是徒增笑耳!

20、《墨子·兼爱上》。

21、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日:“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22、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愛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威爱其身,不爱人身,故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23、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24、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埤雅》。甘:甜。这两句大意是:甜瓜的蒂却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任何事物的优点和缺陷都是同时存在的,而绝对的完美无缺是没有的,这就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对性。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世界,而不致陷入绝对化、片面性。

25、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26、前一句:若使天下兼相爱。

27、墨子的名言有:

28、《墨子》

29、墨子文章的风格,朴实无华,不重文采,重在说理,论辩严密,逻辑性强。这篇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开头从反面提出要治好天下,“必察乱之所自起”,从形势的需要提出间题。接着用三段文字来分析这个问题,指出天下之祸乱“起自不相爱”。在分析中,从治家到治国,从人伦到政治,由小到大,分层论述,做到层层推进,条理清晰。接着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正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天下兼相爱”。最后归纳论点,肯定结论,总结全文,文章首尾相扣,密合无间。

30、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墨子·七患》。虑:计谋。卒:同“猝”,指突然事变。这两句大意是:心中没有预先考虑应对事变的方法,就不能应付突然变故。无事之时备有事,平素就要对可能突发的变故准备应对的策略和方法。这样,在事变发生时才不至于慌张,才能避免忙中出错。这两句多用于说明居安思危的道理。

有关兼爱墨子上的名言

31、评论中那些说孔子代表阶级的、说儒家无所作为的、说儒家迂腐封建的,这些人大概率没有读过孔孟之书,但凡读过的也不能下如此评语。圣门学术之义理精微实非他派所能比拟。

3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淫佚:也作“淫逸”,嗜欲过度,放纵恣肆。这两句大意是:生话节俭,国家就昌盛;嗜欲放纵,国家就衰亡。墨子主张“节葬”、“节用”,他认为一个国家,从国君到百姓,整个社会风气祟尚节约俭朴就民富国强,走向兴旺发达。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国弱民困,国家必然会走向衰亡。这两句用干说明国家要尚节俭而戒淫佚,以保证昌盛久安。

33、再说说仁爱。仁,亲也。而对仁的理解,墨家和儒家也不同,儒家认为是人与人关系的亲近,所以就有了亲亲为大的思想。儒家仁爱,就是亲近的人爱,不亲近的可以不爱,这就造成结党营私,裙带关系等等。而墨家认为亲是人与人思想和身体的亲近,所以墨家的仁爱,又叫体爱,是接近包容,了解对方理解对方,上位者要到人民内部去,才能了解人民需要,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两家对仁的理解不同。

34、《素书—原始章》中说: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義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35、一、爱的对象不同:孔子代表的儒家的爱是“别爱”(有差别的爱),儒家代表的是家道中落的士大夫上层阶级,孔子提倡“仁”的意思是“爱人”,前提要名副其实。即先认清你的宗亲关系里的亲疏关系,然后“亲其所亲”,主张有差别的爱。墨子代表的墨家的爱是“兼爱”(一视同仁的爱)。墨子代表的墨家的爱是“兼爱”(一视同仁的爱),墨家代表的是下层阶级的游侠,像金庸武侠小说里的行走江湖的武林高手,“重情义轻财权”,墨家的门徒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团队,口号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所以墨子的爱是“兼爱”,主张打破亲疏厚薄的宗亲关系,显示出一视同仁的博爱。

36、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共家。诸候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37、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的爱.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无我相,无人相的爱,虽然墨家还不是宗教,但墨子的思想却充满了无比伟大的宗教情怀.

38、圣人以治天工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禹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39、“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兼爱”一说,最初见于《墨子》。墨老先生被后人视为侠者之祖。

40、墨子爱人若爱其身的意思是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别人,这是墨子兼爱的主张,他针对儒家

41、仁,以父子之爱扩充而去。有个根本。自然而然过渡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兼爱,别人的父亲就是我的父亲,那这就等于没有父亲。所以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无父之人,岂非禽兽?可曾有自己的亲生父亲不去爱,而去爱陌生人的?可曾有对待陌生人如亲生父亲一般的?由此可知墨子的兼爱违背正常伦理和人性本然,容易造出极端案例。但墨子的心是好的,可是这种学术的流弊很厉害,所以孟子痛斥之,以其学术流弊而斥也。

42、里的“爱人若爱其身”告诉我们,要像关爱自己一样去关爱别人。

43、【赏析】

44、孔子主张是仁义;用途是入世,方法是知行合一;理念是学而时习(学是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智慧),时是天时,习是实习实践,意思就是学道选择适合的时机去传道,体现的是知行合一);用途是世界大同(世界大同是包容,不要求一致,道不同不相为谋,和而不同)。仁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应的是学道、传道授业、解惑,孔子的伦理的道德思想是君臣有尊卑,长幼有秩序。

45、仁者,只能是上下级中的上级才能实行,是一种给予,同级间实行就成了私心(一位男士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一位血缘无关的女士,你猜他图什么呢);

46、博爱,爱人如已,同样是要以自我为中心的,但却广博的爱,超越了是非,但后来的基督徒们的博爱却没有超越宗教本身,只爱基督徒,别的宗教都被视为异端.所以美国人的民主,只有美国人能享有,美国人的爱只博给美国人,却不能给苦难的伊拉克人.

47、墨子先生说:“我也是赞成我的理念,而不赞成您的理念。”

48、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着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着共身,恶施不孝?找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益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賊?故盗贓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候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49、墨子出身农民,,生活在战国乱世,他代表的是劳动人民,工匠阶级,他所谋求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处在乱世,他作为劳动人民体会最深的就是物质的缺乏,所以他站在“礼乐”这种精神文明的对立面。墨子的兼爱,是无差别的爱,无论三教九流都敞开怀抱。墨子认为一切矛盾纷争的原因皆因为“不相爱”,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爱不均。爱自己的国家比爱他人的国家多,就去攻击别国,将喜爱之物掠夺来自己的国家。所以如果人人都大爱天下众生,那也再也无纷争。

50、《墨子》是墨家创始人墨翟的著作。《兼爱》有上、中、下三篇,观点一致而详略有异。“兼爱”,意思是人们相亲相爱爱人如己。当时社会混乱,诸侯国相互攻掠,君臣、父子、兄弟相互欺诈,损人利己。墨子主张爱人,反对祸乱,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国家安定,人们和睦相处。当然,墨子简单地将社会祸乱归咎于人们“不相爱”,把兼爱看作止乱致治的良方,是一种唯心史观不切实际的空想。但兼爱说所反映的平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当时的愿望,是对儒家爱有等级观念的突破,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51、出自《墨子,兼爱》。

52、第一段(开头至“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阐述“以治天下为事者”必须了解社会祸乱的根源,是起于人们的不相爱。文章一开始,就提出“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这个开头,采用突兀的逆起文笔从反面论起,可以振起文势,有着先声夺人,震惊视听,发人深思的作用。接着用“医之攻人之疾”为喻,进一步说明“治天下者"”必须懂得祸乱产生的起因。

53、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义人:主持道义的人。

54、巫马子对墨子说:“您博爱天下,谈不上什么好处;我不爱天下人,谈不上什么害处。都没有产生什么效果,您怎么能认为只有您对而我不对呢?”

55、原句是: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56、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象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

57、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爱”至末尾),提出治天下者必须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人们相爱。首先紧承上段所举事例,进步从正面叙述,倘若一旦以兼爱取代不相爱,人人爱人若己,那么,天下何乱之有。作者采用铺排的方式,反诘的语气,坚定而鲜明地推出了唯有兼爱才可止乱致治的观点。最后,文章结尾提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至此,作者的兼爱说、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令人信服。墨子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本文闻明兼爱为是,不相爱为非:审察兼爱必能致治,不相爱必然致乱的道理,是出于经世致用的目的,有为而发的。

58、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下》。这两句大意是:凡是于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帮助它兴办起来;凡是对天下人有害的事,就把它除掉。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兼爱,爱天下的人。为天下兴利树除害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这两句可借以表述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宏大志向。

59、孔子出身贵族,身处春秋礼乐,代表的是传统制度,是士大夫阶级。孔子一生都在谋求“出世从政”,在既存的制度框架里建设礼乐兴盛的理想国。他是周文王的铁杆粉丝,称颂周文王为“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他的一生就在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伦理道德,仁爱是孔子实现以上主张的手段。简单来说,孔子的仁爱,是一种有等级的爱,有远近亲疏之分的爱。

60、关于这方面,儒家在墨家面前,仿佛无知的幼儿。

有关兼爱墨子上的名言

61、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意思是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62、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6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行:实践。为:是。这两句大意是:士人虽说要有学问,但是,能把学问用于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所在。此句以直言其事的手法阐明学问付诸实践的重要性。这里强调以实践能力作为检验士人有无真才实学的标准,这种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人眼中,学问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不能算学到了真本领。这种观念就是传统的“知行”观。这种强调知行统一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反对本本主义,克服教条主义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64、第二段(“当察乱何自起”至“皆起不相爱”),列举事例闻述社会招致祸乱起自不相爱。分为三层叙述。第一层,叙述君臣、父子、兄弟之间不相爱而致乱:第二层叙述盗贼致乱也是起于不相爱;第三层,叙述大夫彼此侵弃封邑,诸侯彼此攻伐,致使天下大乱也因为不相爱。作者列举种种构乱的情况,实际概括了当时社会矛盾的主导方面,用充足的事实论证了乱起于不相爱的基本论点。这里,作者采用层叠推演法,把一个本来不很复杂的意思叠作六次铺叙,犹如重波叠浪,层层推演,把内涵展示得周详充分。

65、体现了墨子的兼爱观念,这是墨子思想的核心。这个观念具有积极的意义。兼爱强调的是爱自己也要爱他人,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他人,即应有博爱之心。做人应有爱心,这是最重要的。一颗爱心,包含着人性中的一切美德——善良、热忱、诚挚、关怀、宽容、无私……这是人类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世代相传。

66、三者都是要去关爱别人,但孔子的仁爱,是以爱自已为前提,然后将这种爱一层一层扩展出去,爱自已的亲人,爱周围的人,然后爱所有的人以到万物。因而是最符合现世社会的人的感情与实际的。

67、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这句话出自战国墨子的《墨子·兼爱上》,这句话的原文为: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意思是: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之人吗?墨子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也是我国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68、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象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没有了。还有盗贼吗?看待别人的家象自己的家一样,谁会盗窃?看待别人就象自己一样,谁会害人?所以盗贼没有了。

69、本文大量列举例证,増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文章的第兰段列举君、臣、父、子、兄、弟、盗贼、大夫、诸候等人之间相互损害、欺诈、攻战的事实,说明祸乱起自不相爱,使人不得不信服。此外,运用连锁句式,或对比说明,或排比阐述,使文句整齐流畅,又极具说服力。

70、出自于墨子中的“爱人若爱其身。”

【优选有关兼爱墨子上的名言【70句】】相关推荐

有关收获的语段_初中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我打开

努力必定有收获的句子_有关努力就有收获的句子

努力一定有收获的句子_有关努力就有收获的句子

有关收获的句子_描写辛苦得到收获的句子

有关秋天收获的句子大全_有的人用死脑筋,事倍

不见森林造句优选汇总114句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25287号-4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