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句子,经典说说就在传媒心情网

经典律诗-推荐100句

目录: 说说大全 2023-06-18 16:18 网络整理

经典律诗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我欲乘风折北斗,为君勾得满月来。这三首都是毫无格律平仄可言的,但是觉得句子比较有意思,就一直留着。

3、登幽州台歌。

4、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5、船边盘卷痕波绿,笑我浮生付等闲。

6、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7、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8、觥筹唱罢方仰首,一片青天向谁开?

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四:《题西林壁》

1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3、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6、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三:《春望》

17、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18、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19、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20、王维一一山居秋暝。

21、我是人间淫荡客,曾因醉酒闹青楼。

2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3、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调之中,诗人好像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唐诗鼓吹笺注》称首联一雄壮一惨淡,后四句于衰飒中见其高雅自然,于感慨中见壮丽,是“唐人怀古之绝唱”。

24、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25、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五:《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6、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7、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8、宋代:李清照

29、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30、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经典律诗

31、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32、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3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4、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3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6、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37、唐代:杜甫

38、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9、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0、一、沈佺期《独不见》

41、陈子昂〔唐代〕。

42、谓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4、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45、三、杜甫《登高》

46、《钱塘湖春行》

47、《春望》

48、二、崔颢《黄鹤楼》

49、《题西林壁》

50、唐代:李白

51、《武陵春·春晚》

5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3、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54、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5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8、宋代:辛弃疾

59、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经典律诗

6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62、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63、陈子昂一一登幽州台歌。

64、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65、秋风过后无寻处,月下谁曾忆回眸。

66、宋代:苏轼

6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8、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69、唐代:白居易

70、这首诗是初唐诗歌,沈佺期作为初唐诗人,凭借这首诗就可以名垂千古。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寐的孤独愁苦情状。此诗对后来唐代律诗,尤其是边塞诗影响很大,历来评价甚高。姚鼐说它“高振唐音,远包古韵,此是神到之作,当取冠一朝矣。”这首七律,可为唐诗压卷之作,后人的诗虽然精巧,却没有这首诗大开大合的气势。

71、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六:《武陵春·春晚》

7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3、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7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75、唯妒湖心星璀璨,一拳击破水中天。

76、四、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77、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78、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79、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80、王维一一送元二使安西

81、唐代最经典的七言律诗:“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8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3、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84、《静夜思》

85、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86、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8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88、杜甫为后世的律诗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确定了律诗的格式。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也是他生活的写照。五十六岁的杜甫在极端困窘的情况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89、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二:《钱塘湖春行》

90、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经典律诗

91、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92、静夜思,锄禾,咏柳,《鹅》,水调歌头

93、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

94、这首诗被认为是七言律诗的杰作,当初李白想要在黄鹤楼写诗,因为崔颢的这首诗都自认不能超过作罢。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严羽在沧浪诗话之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9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96、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97、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9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99、诗词鉴赏:

100、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读者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经典律诗-推荐100句】相关推荐

坚持就有收获的经典语录_坚持人生就有收获的句

付出和收获的经典语录长句子_关于付出和收获的

付出和收获的经典语录长句子_两个人非常渴,喝

工作收获的句子经典语录_保持独立的精神与人格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经典短句_遇上什么人是命运

付出了总会有收获经典句子_不争一时长短付出才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25287号-4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