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句子,经典说说就在传媒心情网

国泰民安的年代魏征的话76句

目录: 唯美句子 2023-04-23 10:10 网络整理

国泰民安的年代魏征的话

1、王珪叩头感慨:“陛下知道这些道理,天下百姓真是太幸运了!”

2、唐朝的第二位皇帝,通常被称为唐太宗。

3、这位贤君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经历了大唐建立的战争,目睹了隋朝的灭亡的,以及百姓所受的灾难,作为一个马上皇帝,他励精图治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一个帝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国家,大唐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帝国,他的这段辉煌时刻被称为贞观之治!

4、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唐太宗常说的话,反映了他虚心纳谏和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

6、唐太宗还告诫官员要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他对黄门侍郎王珪说:“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关中发生大旱,百姓饥饿困乏。当时国家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但是却不允许开仓救济百姓,反而让百姓逃荒自己去寻找粮食。隋文帝不爱惜百姓却爱惜仓库到这种地步。等到隋文帝晚年,国家储积的粮食,可以供给全国食用五六十年。隋炀帝就倚仗这样的富裕,尽情享受豪华奢侈,荒淫无道,结果导致灭亡。所以,隋朝最终丧失了国家,父子一样都有责任。凡是治理国家的,务必积蓄于民,而不在于装满朝廷的仓库。”

7、唐大宗李世民少年从军,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战功,后即为位皇帝。他在位初期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开创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的盛世奠定基础。

8、是唐太宗李世民。由于李世民全程见识了隋朝盛极而衰而灭的整个过程。在其登上皇位后进行了反思。他认为隋朝的灭亡源于农民起义,源于民不聊生。所以,李世民很形象地把社稷比作舟,比人民比作水。

9、我国古代知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所谓“军事无出其右者,朱元璋次之”

10、唐太宗目睹了隋朝末年隋炀帝虐待百姓,大肆营造土木工程,又穷兵黩武,最终导致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爆发,身死国亡的全过程,因此把对保证百姓的存活空间看得十分重要。把“存百姓”当作“为君之民道”的先决条件,这在历代君王中都是十分有远见的。

11、纳谏缘由: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敝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12、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本段是全文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

1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为了劝谏唐太宗克服贪图享乐的思想,时刻都没有忘记唐太宗与自己的主仆、君臣关系,在文中称自己“下愚”,尊称皇帝为“明哲”,表明自己观点说“臣闻”(而非臣以为)。这些用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意委婉而又通达,合情又合理,难怪唐太宗会从善如流。试想,如果魏徵恃宠骄横,连主子都不放在眼里,那么,即使他心再诚,也不会有好下场,最终只能落得身首异处。

14、唐代均田制虽然限制土地买卖,但买卖限制仍比从前放宽了,从而为地主豪强兼并土地开了方便之门。贵族、官僚享有占田特权,这说明均田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它实际上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保证封建赋税的收入。

15、唐太宗还通过形象的比喻论述了对天下百姓实行仁义的重要性。他说:“树林茂密的地方,鸟就容易栖息;水面宽阔的地方,鱼就容易游动;仁义积聚了,百姓自然会归顺。人们都知道畏惧、躲避灾害,却往往不知道实行仁义灾害就不会发生。仁义之道,应当记在心里,并且使它继续发展下去,如果有片刻的松懈怠慢,距离仁义就远了。好比用饮食来供养身体,常常能使肚子吃饱,才能够保存生命。”

16、魏徴毫不客气地反驳说:“人处在困难危急之中,最怕死亡,于是就考虑产生变化的办法。自隋以来,人们饱尝丧乱之苦,生活在危难之中,人人都希望有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静则安,动则乱,这是妇孺皆知的道理。因此百姓可以教化,国家可以治理,关键在于执政者有没有能力和信心。”

17、贞观二年,唐太宗在慰劳刺史陈君宾时就曾对他说:“我最近常常是在正午过去很久了,还不记得吃饭,天还未亮时就起床穿衣,我每天这样夜以继日地思索,全是为了能够找到让百姓静养以恢复发展生产的良策啊!”

18、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19、李世民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生活,重视农业生产,主张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不夺农时。他采取了均田、垦荒、兴修水利、奖励人口生育等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初农业的快速发展。均田制始于北魏,历北齐、隋而至唐。经历了隋末的大乱,全国州县经济萧条,人口稀少,大量空荒的土地等待开垦,而这成为唐初实行均田制的前提。唐初,为了使流亡无地的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20、为了保证政策的切实执行,律文还对督促此项制度的官员实行了监督规定,如果官员不按赋役令执行,则要受到两年徒刑的严厉惩罚。这些措施清楚地反映出唐初统治者鼓励农民移居宽乡垦荒的意愿。

21、答:据载,最早同时主张节俭清廉又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帝王是唐太宗李世民。

22、贞观四年,唐太宗又对侍臣说:“建造修饰宫殿屋宇,流连欣赏亭阁池台,这是帝王所希望的,却不是百姓所希望的。帝王所希望的是骄奢淫逸,百姓所不希望的是劳累疲敞。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行之的话,就是要实行仁恕之道啊!自己所不情愿做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劳累疲敞的事,不能施加给百姓。我坐上帝王的尊位,享有天下,处理事情都要设身处地,真正节制自己的欲望,不做百姓不希望做的事情,这样一定能够顺应民情。”

23、《唐律》同时规定,如果百姓原来居住在荒地不多的狭乡,但愿意迁居到荒地较多的宽乡,那么可以得到减免租税的优待。律文甚至细致地规定了这种优待的享受规格,即离开原来居住地千里以外的,可以免除三年租税;五百里以外的,可以免除两年租税;三百里以外的,可以免除一年的租税。

24、主张节俭清廉的古代贤君是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他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中国历史上被后人称为最伟大的黄帝。

2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治国必先养民,是先秦哲人孟子的主张。从以下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这种民贵君轻理论的理解与认同。

26、魏征直言上谏,虽经常触怒龙颜,可是后来每当镇定下来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总会认为魏征说的有道理。“贞观之治”之所以国泰民安,魏征功不可没。

27、事实上,主张清廉的皇帝很多,先是光武帝刘秀,后是唐太宗李世民,再有明太祖朱元璋,还有清康熙。

28、唐太宗十分赞同魏徴的观点,对群臣说:“我刚刚即位,治国理民,务在安静。如今,国家未安,百姓未富,应当以静安抚,我日夜思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清静,使天下无事。”

29、问:主张节俭清廉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代贤君是?

30、唐代均田制,大体承袭前代而又有所不同,唐代取消了奴婢占田,说明经过隋末农民战争的打击,奴婢在生产中已不占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唐政府有意限制豪强势力的发展。

国泰民安的年代魏征的话

31、此外,唐太宗还进一步从政策、法律上鼓励百姓开垦荒地。贞观十一年,新颁布的《唐律》规定,住在宽乡的百姓,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人口数授予一定的田地后,这一地区的田地仍有剩余,则可以额外分给他们,让他们开垦收获。

32、是唐太宗李世民。

33、抚民以静,休养生息

34、唐太宗时常告诫百官,做事情要重视顺应民心,他对侍臣们说:“自古以来帝王凡是要兴建工程,必须要顺应民心。大禹开凿九山,疏通九江,耗费人力非常巨大,却没有人痛恨埋怨,就是因为民心希望他这样做,他实现了百姓的心愿。而秦始皇营造宫室,却常常遭到人们的指责批评,这是他只为了满足私欲,不跟民心一致的缘故。我最近想造一座宫殿,材料已经准备齐全,但是想到秦始皇的事情,就决定不兴建了。”

35、贞观二年,唐太宗又号召地方官员动员当地百姓迁居,下诏说:“如果为官者能够按照朝廷的指示,鼓励当地百姓迁居到宽乡,安置他们各得其所,那么官人的考功成绩可以得到一定的奖赏。”

36、魏徵是以善谏著名的。那么他的《谏太宗十思疏》善在何处,谏有何妙?

37、魏徵在进谏时,有着清醒的头脑。他虽然知道唐太宗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没有因唐太宗对自己的赏识而得意忘形,仍是坚持一贯的谨言慎行。

38、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中,真正高举民为邦本的旗帜,并努力付诸实践的要数贞观时代。在制定政策、制度的时候,能够考虑到百姓的利益。唐太宗本着民为邦本、抚民以静的原则,作出了“大治”天下的决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而且毫不迟疑地将之付诸实施,让这些思想策略落到实处。

39、贞观十七年魏徵病逝,唐太宗十分悲痛,流着泪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今魏徵去世了,从此,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唐太宗下令停止上朝五天,让文武百官和各地在京官员都去参加魏徵葬礼。举行葬礼时,唐太宗登上御苑中的西楼,望着魏徵的灵柩,哭得极为哀痛,并吟诗一首,寄托他对魏徵的哀思:“劲条逢霜摧美质,召星失位夭良臣。唯当掩泣方召上,空对余形无复人。”

40、唐太宗曾引用古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告诫统治者表明他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要求关爱百姓.

4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是我国周朝末期的大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名言。作者以上层建筑社稷比拟为舟,以平民百姓比拟为水。恰如其分的解说了百姓为衣食父母,社稷需百姓扶持拥戴。没有民众拥护喜爱的国家早晚会掀翻统治者的愚民统治。

42、“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知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

43、唐太宗指出:“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百姓,如果剥削百姓以侍奉君主,就好像割掉人身上的肉来充饥一样,这样虽然肚子填饱了,但身体死亡了,君主富裕而百姓贫苦国家也必然会灭亡。”这就形象地表现了民为邦本、治国必先安民的远见卓识。

44、唐太宗求谏

45、二、妙在论证上。

46、四、妙在用语上。

47、“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出自《荀子·王制》,是荀子的名言。原文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常以此话告诫众人,因此也有说法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李世民的名言。

48、一、妙在思路上。

49、是儿女亲家!是女儿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魏书玉的婚约!唐太宗重用魏征,还主动和魏征结为亲家。魏征生活的很简朴,屋子也很简陋,唐太宗想给他大房子,被他拒绝了。

50、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意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字面意思是:水可以载着舟行驶,同样也可以让舟覆灭。实际上,这句话将百姓比作水,将君主比作舟。百姓就好像是载舟的水,天子就好似水面上的一片舟。这句话比喻一样事物往往存在两面性。

51、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52、武德七年,唐政府颁布均田令。均田令规定:凡年满十八岁的男丁授田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田,死后交还国家;二十亩为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残疾者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工商业者减丁男之半,一般妇女和奴婢不授田。有爵位的亲王、贵族和公侯可依照品级,依次授一百顷至二百顷的永业田,各级官府和官员还有数量不等的公廓田和职分田。限制土地买卖,只有在身死家贫无以供撑时,可卖永业田,从地少人多的地区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可卖住宅及口分田。

53、唐太宗同时又认为,封建王朝能否长治久安取决于百姓能否生存,而反过来,百姓的存亡又取决于君主能否克己寡欲。他有一句名言:国君有道,那么百姓自然会推举他为人主;国君无道,那么百姓就会抛弃他而不服从。

54、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文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来比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同样,魏徵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来比喻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至今还为人们传颂。

55、他还厉声指责说:“魏徴只是一介书生,不识时务,如果听信他的胡言乱语,会导致国家的危亡。”

56、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有丰富的哲理和内涵,有高超的劝谏艺术,由于唐太宗能够虚心求谏、纳谏,改正了自己的不少过失。在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社会安定,人口增长,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家富强,边境安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57、魏徴还提出实现天下大治的策略,那就是“抚民以静”。魏徴指出,所谓的静,就是休养生息,减轻百姓的负担,等大乱给他们造成的损害渐渐消失,给他们足够的恢复生产的时间,才能进一步谋求发展。这正是安定局势、治理国家的根本所在。

58、魏徵生活在封建时代,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时时处处维护封建统治,其中固然有特定时代的阶级局限性,但是作为一个身居要职的高层官员,为了使李唐王朝国泰民安,他表现出的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政治家清醒的头脑和对时事敏锐的洞察力,无一不令人敬仰。《谏太宗十思疏》的上奏,正值繁荣的“贞观之治”时期,魏徵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到了唐太宗逐渐滋长的贪图享乐的思想,并且敢于犯颜直谏。貌似无礼的忠心耿耿,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高度的评价:“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之功

59、重视农业、轻徭薄赋

60、魏徵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而本文又意在劝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为此,作者反复申述论说。先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深入浅出;继以历史经验证之,说明德义的有无关乎人心向背和政权安危,振聋发聩;再以具体做法结之,指明实现理想政治的正确途径,语重心长。先深入浅出分析“思”之重要而后投“十思”,易为对方接受。

国泰民安的年代魏征的话

61、封德彝认为不可,他引证历史,认为夏、商、周三代以后,秦朝专用法律来治理,汉朝杂用霸道来治理,他们不是不想教化,但却都没有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可见实现教化的目的是十分艰难的事情,甚至是在当今社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62、唐太宗曾把魏征形象的比作自己的镜子,认为可以照出自己的缺点。

63、文中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说服力。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一、二自然段,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而从反面来说“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因此,根本与长的关系自然而然被人们接受了。再有第二段中引用历史的教训来劝谏唐太宗时,也注意了正反对比论证,“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最能触动唐太宗的心吧,即使不用再提具体的例子,已走过建国历史的唐太宗也会有很多的想法,从而引以为戒的。

64、最先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是荀子。《荀子·王制篇》:“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初魏征和唐太宗也多次转引这样的观点。见《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65、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他也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66、贞观十八年二月,唐太宗下令,向荒远地区百姓授田,二十一岁以上的丁男每人授田三十亩。把官员对百姓的安置与自身的考课结合起来,大大调动了官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政策的推行。这样一来,大量百姓迁居到荒凉待垦的地区,迁居的百姓中有灾民、流民,也有部分自耕农,他们开发了大片的荒地。

67、人民生活富足,就会像水载舟一样,保证皇权延续,反之,就会揭竿而起,人亡政息。

68、民为邦本、治国必先安民

69、唐太宗即位之初,面对百端待举、百废待兴的局面,为了找到一条实现天下大治的途径,他十分注意吸纳贤能之士的建议,曾在朝堂上主持过一次关于自古以来历朝皇帝理政得失的讨论,向群臣询问使国家大治之策。

70、也就是说,君主能否长久保有天下,是受到百姓制约的。他把国治、民存和君贤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反复强调民存取决于君贤,这更加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

71、唐太宗时期,继续推行均田制,由于政治安定、吏治清明,均田制在实行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差错。均田制的推行,满足了农民的部分土地要求,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遭到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同时,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农民摆脱为国家服役,增加了财政收入,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唐太宗鼓励农民迁居到荒地较多的地区,即所谓“宽乡”,以方便给足田亩。贞观元年,关内遇到旱灾,粮食歉收,唐太宗就组织饥民到关外寻找生存的途径。

72、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重重困难,魏徴满怀信心地说:“动乱之后,人心思安,易于教化。如果要天下大治,必须加强教化。上下同心,见贤思齐,有几个月的时间社会风气就会好转,用三年的时间,社会经济就能恢复和发展起来。”

73、李世民与魏征不是儿女亲,和房玄龄是儿女亲家

74、三、妙在目的上。

75、“读史使人明智”。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重读《谏太宗十思疏》,不仅要体味它高超的劝谏艺术,还应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徵为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敢于直谏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愿生活在新世纪的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时刻胸怀一颗火热的报国心。

76、“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道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这是戒骄傲;

【国泰民安的年代魏征的话76句】相关推荐

吃鸡四排逗比网名

好听QQ网名

从动作和神态写出东东的高兴-36句优选

关于酒的推销文案大全优选汇总96句

车队好听点的名字【78句精选】

从动作和神态写出东东的高兴优选汇总36句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25287号-4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