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句子,经典说说就在传媒心情网

佛教名词解释大全优选29句

目录: 微信签名 2023-05-09 09:04 网络整理

佛教名词解释大全

1、天乘-十善

2、六、念报佛恩心,佛对众生之恩,浩大无边,难以酬报,必须在此生,勇猛精进,自利利他,共成佛道。

3、声闻乘-四谛、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4、七种忏悔心:人欲作忏悔时,应当具有的七种心。

5、天台教观以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之教为权教,示一乘之理为实教。三乘是佛方便说,统归一佛乘。天台判教五时八教,将佛陀经教分为五个时期: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种教法:化仪四教顿、渐、密、不定,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华严判教三时五教,三时:日出、日中、日落;五教:小乘、大乘始、大乘终、顿、圆。《大般涅槃经》中将佛法譬喻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五味。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方便对佛陀言教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提纲以挈领。

6、佛教,顾名思义,就是佛的教育。佛的本义是觉悟,觉悟了宇宙人生真相就是佛,包括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三个方面。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他是古印度的王子,他放弃了世俗的生活出家修行,最终证悟成佛,

7、三、厌离心,我等常在六道之中,生死不息,而且此身为众苦所集,一切皆苦空无常,所以心生厌离。

8、之后,他开始传授教法,讲授了三藏十二部的经典,建立了佛教。

9、二、恐怖心,我等凡夫,常造恶业,命终必堕畜生、饿鬼、地獄之三恶道,受无量苦,所以感到恐怖。

10、缘觉乘-十二因缘

11、四、发菩提心,凡是想成佛的人,皆应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大心,以便自度度他。

12、此后,经历了不同的传承,形成了现在的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等佛教体系,成为现在的佛教。

13、《成唯识论》:“法谓轨持。”即方向与方法。《俱舍论》:“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都是讲佛法归结于学理与实践两个方面。再细分之,法有四种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分别对应信、解、行、证,学佛讲求解行并进。学佛的修法有戒、定、慧三学,佛陀遗教以戒为师,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知止而后有定,观照而后得般若智慧,只有止观并运、定慧双修,相辅相成才能不偏不倚。因此佛法既是理智的也是德行的(印顺法师语),既是科学的又是经验的。

14、四、第一义悉檀,佛见众生的机缘既熟,便为之说诸法实相,以令众生一起悟入圣者之道。名入理益。

15、二足尊:又名两足尊,是佛的尊号,因佛在有两足的有情中是最尊贵者。又福足慧足,在六度中,般若是慧足,其余五度是福足,故称为"二足尊"。

16、三、对治悉檀,对嗔恨多的人教以慈悲观,愚痴多的人教以因缘观,障碍多的人教以念佛观,如是普施种种之法药,以去除众生的恶病。名治恶益。

17、人乘-五戒

18、一、生大忏悔心,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今世尊成道,已经无数劫,而我还在六道中轮回生死,无有出期,实深忏愧。

19、一种认识、一种智慧、一种生活、一种觉悟。

20、佛者,觉也。“佛为法本,法由佛出”,佛法就是佛觉悟并宣说出来的法,是谓“诸佛常法”。释迦牟尼佛的言教自然就是佛说的法。将释迦的言教集结成文字,从言教中又可析出教法即经,教诫即律。又,广义上说“世间一切微妙善语皆是佛法”。诸菩萨、祖师大德译注佛所说法,使正法流布海内古今。且凡依“诸佛常法”而“入佛法相”者亦名为佛法。因此有三藏十二部之经、律、论。由是可知,三宝已出,即佛、法、僧。佛者自性觉,法者自性正,僧者自性净,这是自性三宝。

21、一、世界悉檀,佛开始时,先顺世界之凡情,宣说浅近之事理,以令闻者欢喜和信受。名欢喜益。

22、佛说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说四法印,加有漏皆苦。这是印证契入佛法的依据。《大智度论》:“佛说三种实法印,广说则四种,略说则一种。”此一种为一实相印。无论是三法印(四法印)还是众法门无非揭示诸法之实相。如何证悟诸法实相,如何契理契机听闻佛法?佛陀为众生开解五乘佛法,以利不同根器者。

23、四悉檀:《智度论》说,四悉檀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四是四个方法,悉是普遍之义,檀是梵语檀那之简称,亦即布施之义。

24、七、观罪性空心,罪性本空,无有实体,但从因缘生,可知罪之性,本来空无,故罪亦无有。

25、五、冤亲平等心,对一功众生,无冤亲的分别,以慈悲心,平等救度一切众生。

26、二、各各为人悉檀,佛审察众生的根机,及程度之浅深,而说各人所需要之法,令众生发起正信,增长善根。名生善益。

27、佛以四法普施众生,以令一切众生完成佛道,叫做"四悉檀”。

28、菩萨乘-六度、四摄

29、法门无量常以八万四千喻,《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楞严经》二十五圆通,各宗各派悉有入佛门径。众人根器不同,有先学唯识的,有先学经论的,有倾慕藏密的,有青睐南传的,有摄受禅法的,有老实念佛的……然而,无论哪一法门都需先入门,再一门深入,证悟究竟。《阿含经》:“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对于某一系统的接触、学习、体会、实践、印证、起悟,也即从“闻思修”入手的过程,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根性的人所认同的也是应该去做的,只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以后才能更清晰的解答、消除种种烦恼疑惑,抑或是得出新的疑惑。如此以楔入楔,直至无楔可出,无楔需入。

【佛教名词解释大全优选29句】相关推荐

优选快手文案大全简短干净【128句】

精选快手文案大全简短【74句】

育儿文案大全【优选80句】

快手文案大全简短【74句文案】

关于九月的唯美句子文案大全44句

六一的祝福语大全顺口优选汇总108句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25287号-4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